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南潯古鎮在哪裏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南潯古鎮在哪裏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南潯古鎮在哪裏,南潯古鎮好玩嗎?
南潯古鎮特色景點:張石銘故居(國家文保單位)、劉氏梯號(市文保單位)、南潯絲業會館(市文保單位)、求恕裏、南潯史館(南潯商會舊址)(市文保單位)、江南絲竹館、廣惠橋(市文保單位),小蓮莊(國家文保單位)、嘉業堂(國家文保單位)、文園、江南水鄉一條街等南潯古鎮門票包含嘉業堂藏書樓、小蓮莊、張石銘舊宅、張靜江故居(近期整修中,開放)、劉氏梯號(俗稱“紅房子”)、文園、百間樓、南潯商會、求恕裏。南潯古鎮自駕遊線路:
1.上海方向遊客:A9---申蘇浙皖高速(南潯出口下)---吳越路---南潯
2.杭州方向遊客:杭寧高速轉申蘇浙皖高速---申蘇浙皖高速(南潯出口下)---南潯/杭寧高速---申嘉湖高速(練市南潯出口下---湖鹽公路---南潯
3.寧波方向遊客:杭州灣大橋--乍嘉蘇高速(即蘇嘉杭高速)--申嘉湖高速(練市南潯出口下)--湖鹽公路--南潯
乘車路線:
上海—南潯:上海客運總站、上海客運南站、虯江站長途汽車站、上海巴士高速客運(滬太站)、上海長途公司北區客運站都有到南潯的汽車
杭州-南潯:杭州汽車北站每天有數十趟班發往南潯車站的汽車,行程約2個小時,抵達南潯車站可乘當地三輪車到古鎮景區。
蘇州-南潯:蘇州汽車南站(南環東路迎春路口,市內公交29路、30路、31路和101路可達)每半小時發一班到南潯的班車。另外,蘇州汽車西站(蘇州新區長江路金山路口,蘇州樂園北側,火車站乘3路可達)也有車發往南潯,行程約1小時。
嘉興-南潯:嘉興汽車北站乘車,北站每天08:30-16:30有8趟班次到南潯,約半小時、1小時一趟不等,行程57公裏。
湖州-南潯:原湖州汽車總站(現在叫浙北客運中心)每天06:30-17:30有快客到南潯,約15分鍾一班;湖州汽車新站,發往南潯泰安路客運站的車很多,快客20分鍾一班,約1個小時車程。
南潯旅遊景點在哪裏
南潯,浙江湖州市轄區。地處中國長江三角洲中心,東接蘇州吳江區和嘉興桐鄉市,南連德清縣,西北與吳興區接壤,北瀕太湖,隔湖與無錫相望。總麵積702平方公裏。
南潯被譽為中國江南的封麵,南潯古鎮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鎮上有全國文保單位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以及張石銘舊宅等古建築群。
南潯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獨特水鄉古鎮風貌的江南園林和精美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曆史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南潯主要的旅遊景點有:
南潯古鎮地處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東與江蘇蘇州(吳江)接壤,西距湖州市區32公裏,是湖州市接軌上海浦東的東大門。南潯曆來是江南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為浙江省15個曆史文化名城之首。
南潯鎮曆史悠久,南宋以來已是“水陸衝要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因濱潯溪河而名潯溪,後又因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鎮,南林、潯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潯。由於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明萬曆至清中葉南潯經濟空前繁榮鼎盛,清末民初已成為全國蠶絲貿易中心,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由此一躍成為江浙雄鎮,富豪達數百家,民間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如今水鄉古鎮的景色風韻依舊,鎮北運河東西橫延,鎮中市河南北穿鎮而過,河街相交橋梁通便,黛瓦粉牆綠柳拂水,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圖。南潯古鎮以其格局獨特、風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風淳樸而成為江南水鄉眾多城鎮的典範和代表。南潯鎮政府從1982年開始著手對古鎮進行保護性開發,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園林等古建築得以保存。2003年,古鎮南潯與烏鎮、西塘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已被列入預備清單。南潯鎮榮獲全國文明鎮、曆史文化名鎮、中國魅力名鎮、優秀全民健身活動點等四個國家級先進和浙江省首批體育強鎮、科普示範鎮等七個省級先進榮譽稱號。目前,全鎮擁有省級文明單位6個、文明村2個、文明社區1個;市級文明單位16個、文明村8個、文明社區3個、文明家庭6戶;區級文明單位37個、文明村8個、文明家庭15戶;鎮級文明家庭18083戶。雙林古鎮
座落在杭嘉湖水鄉平原金三角中心,浙江省改革試點小城鎮雙林鎮的北區,東北距南潯鎮約24公裏,西北距湖州市約32公裏。雙林鎮曆史悠久,是江南水鄉著名古鎮之一。據附近洪城和花城古文化遺址發掘考證,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漢唐時已成村落,名東林;南宋時,北方商賈隨宋室南遷集居於此,故又稱商林。明永樂三年(1405)與其西二裏的西林村合並,更名為雙林鎮,一直沿用至今。現屬湖州市南潯區。根植於水環境中的雙林古鎮是一種介於鄉村和城市之間的人類聚集地和經濟網絡空間。雖然在曆次城市建設中已對古鎮區進行了較多的改造,但舊鎮址未變,區內還仍然保留著江南水鄉城鎮特有的水網體係、街巷格局和傳統建築風貌。穿鎮而過的東、西市河,沿河而建的米行埭、港北埭、西蕩埭、壩橋埭和木匠埭,河街旁的油車弄、財源弄、九思弄以及永平裏、天成裏、陸府前等古巷民居構成了古鎮區空間的基本框架,依然較完整的體現出江南水鄉古鎮“天人合一”的環境特色,散發著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和各種曆史文化信息。
菱湖鎮菱湖水鄉(田園風光旅遊)古村群(簡稱水鄉古村群,下同)。菱湖地處典型的北副熱帶季風濕潤區,因“其地宜菱,以旁菱湖而名”,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區內桑園連綿萬頃,魚塘星羅密布。淡水魚養殖和載桑養蠶曆史悠久。
和孚古鎮位於湖州市南郊,由荻港、袁家匯兩座緊鄰的古鎮和天然湖泊和孚漾構成,總麵積約10平方公裏。和孚鎮曆史悠久,人文景觀獨特。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著名的錢山漾遺址近在咫尺(就在和孚鎮境內)。
含山風景旅遊區位於善璉鎮南,京杭運河(含山塘)傍山而過。含山又名涵山、寒山,為水鄉平疇之中卓絕高丘。原山上有唐代始建的淨慈院,院內有專祀蠶神馬關娘的蠶花殿。山頂有含山塔,始建於北宋元祐(1086~1093),因含山東三莊也是湖筆發源地的一部分,而塔高聳挺拔,又稱筆塔。1993~1998年先後在風景區內重建了蠶花殿、淨慈寺,新建蠶絲博物館、聖地閣、含山傳奇遊樂宮、水上看台等,又修複舊景仙人潭,並改善了基礎設施。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